思乃泱
「賽德克巴萊」的第一個一千萬計劃
2004年 03月 03日 星期三
61.60.31.65 – PM 04:26
給所有看過「賽德克巴萊」試映短片、轉傳過試映短片網址、關心霧社事件與台灣文化歷史的人:
「賽德克巴萊」的資金募集計劃終於開始了,透過信託專戶的成立,各界捐款如能累積至一千萬,影片就有開拍的可能。然而令人擔憂的也是,如果一年之後累積捐款不到一千萬的啟用門檻,資金將轉贈相關原住民服務團體,片子無法開拍。那麼,曾經一部名為「賽德克巴萊」的影片能見度,就只能永遠停留在網頁上那短短的4分46秒。而那會是,我們失去以臺島史詩發聲最接近國際的一次機會。
我沒聽過魏導的名字,但我記得,跟部落小孩一起擠在電腦前第一次看到試映短片的感動。很難得,可以在影像上,看到有人用原住民信仰的角度,來看待原住民在這片土地上對宇宙與祖先的關係與思考,那是行動背後的真義。更感動的是,全片使用的語言,有著大量的賽德克語,以及原住民以自然界所見而描繪內心想法的如詩語彙,這幾乎是在一般影像上看不到的。可以完整地看到這部片子嗎?兩億的拍片預算,去哪裡找錢?這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在挑戰所有看到這部短片為之心動與心急的人。
如果能有最基本的第一個一千萬,這部片子,就可以開拍了。然而也要有的心理準備是,就算有了第一個一千萬也恐怕無法拍出什麼成績,就已經耗在最基礎的佈景、道具與服裝製作了。雖然我相信最終會有片商投資,但那可能是這部募款計畫累積到第五個甚至是第十個一千萬才會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第一個一千萬不過是最基本的要讓各界知道,「賽德克巴萊」這部片子一定要存在的宣告罷了。
當有了第一個一千萬,魏導團隊要克服的問題還有很多,演員的不好找到與檔期難敲、劇中使用賽德克語的編寫困難、拍片進度的延宕……種種困難,會一再挑戰這個團隊。而這趟路,我們沒有辦法陪這個團隊走;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盡力去幫忙募款、在一旁跟著盼望美夢成真罷了。
因此在這裡,我很期待,對這部片子有異象、有負擔的家長與老師,可以帶著你們的孩子來走這條一起做夢的路。我們一輩子可能沒有機會去編劇拍片、作演員忙道具,但是我們一定有這個參與的能力,可以去支持一部好片子的誕生。家長/老師們可以蒐集資料,跟孩子分享、思考原住民/霧社事件/真正的人/信念的議題;家裡/班上可以有一個網夢筒,大家可以將開拍這件事掛念在交託中,撿到的、節省下來的、願意分享得到的小錢,都可以匯集在這裡,用我們集體的名義「五年三班」、「板橋林家」一點一滴捐出去。當我們的孩子知道他們是為了一個崇高的目標,匯集眾人的力量齊心在做一件事,而他們憑著善念所支持的事情得以逐漸實現成真,這對孩子在公民議題的學習與人生的成長,都是很好的歷練。當有一天「賽德克巴萊」可以開拍,他們會非常地高興曾經努力過的印記,是會被紀念的,一如累積財富在看不見的天上。
我也很期待看到的是,各部落的年輕人團體、文史工作室、婦女會、協會……可以來談談對這部片子的想法。如果大家對這部影片的出錢出力,可以像祭典期間那樣當作自家的事情每戶多多少少認捐,那個集體的意義會很大。這部片子不只是賽德克人的事,而會是台灣原住民的出口。祖靈、祖訓、信仰以及獵首的深層意涵,這部片子如能誕生而向國際發聲,那會是非常有力量可以被了解的媒介。這部影片,也不會只是臺灣原住民的事,而是在這塊土地上所有活動過的族群的事。原住民能不能被了解、臺灣能不能被看見,「賽德克巴萊」絕對可以是我們的機會。
很高興的是,社會大眾開始用捐款的行動來證明我們對這部片子的需要。因為在這個募款行動中,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彼此,可以在這條路上前行、互相成就。就像卑南族天地起源故事的啟示一樣:「洪水之後,日月沉沒,五個兄弟姊妹乘坐在一只像木臼的浮起物上,在黑暗中漂流。後來,一個兄弟說:『我到天上去發光,你們就可以看到。』於是其他四個人就把他抬起來往上用力一拋,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太陽移動到海平面的那一端後,一個姊妹說:『我也到天上去發光,陪伴他的任務。』於是剩下的三個人也把她用力往上拋,變成月亮,在夜間繼續照著他們。最後,這三個人漂流到台灣的島上,登陸,成為祖先。」
「賽德克巴萊」的開拍,就像這個故事所帶來的意義:在國際間不見台灣本土影像的黑暗中,我們需要前行,可是看不到方向。此時有人發願成為光體,照亮眾人前面的路。是魏導,他的眼界,看到我們所不能看見的。可是相對的,他也不能沒有我們的力量去支持他走這條路。魏導發願的代價,將是永遠的孤獨承受,永無止息的運轉;然而被他信念所吸引的劇組人員,會隨著他成為陪伴照耀的月亮。更重要的是因為擁有底下眾人齊心奮力一拋的力量,日月才可以發光;漂流的祖先,也才有登陸彼岸的可能。
這部片子,絕對會在臺灣影史上成為台灣奇蹟的。看著每一天沒有間斷的捐款,一點一滴在成長;捐款人的名字,也像深深的水一樣靜靜地越流越長,要匯集成強大的力量通往大瀑布的那一端。對著這群人,他們默默的力量,是令人對於信念的驕傲。如果我有權柄可以祝福你們,我會這樣希望:「資助『賽德克巴萊』的人,你們有福了。憑著單純的信念,在還看不到未來的時候,就支持這美好的盼望。這樣的人,是有福氣的。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離開這世間之前,清楚知道自己要貫徹下去的信念,不枉生命這一遭,成為真正的人。」
兩億,很遠;但是一千萬,不會很遠。就快有第一個十萬了,再有九十九個十萬,就可以了。如果你也願意加入小水滴的行列,歡迎到「賽德克巴萊」的網站看「試拍片段」http://www.seediqbale.com/demo_5.php(有時會掛掉要耐心多試幾次),進入「募資計畫」的「我要捐款」http://www.seediqbale.com/donation_3.php。等實際完成匯款動作以後,就可以看到你的名字也出現在「捐款明細表」了http://www.seediqbale.com/donation_6.php
最後,請容我改寫一下試映短片中的名言互相勉勵:「兩億所需要的銀元,比濁水溪的石頭還多,比森林的樹葉還繁密,可我們要看到這部片子
開拍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賽德克巴萊加油!!!
PS1:給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魏導以及他執著於電影編導想法的人,可以到「時報悅讀網」搜尋「小導演失業日記」這本魏導寫的小書http://www.readingtimes.com.tw/books/book_basic.asp?pclassid=PA&id= PA0010,點選其中幾篇書摘還有評序,就可了解為什麼這樣一個人不容懷疑,值得支持。
PS2:給想要了解台灣獨立製片的人,可以到「中學生網站」看看這篇「全球化浪潮中幾個台灣獨立製片的關鍵詞」,可以了解很多東西。其中第十七項「純16影展」就有提到「以太片所」(贊助與製作賽德克巴萊官方網的夢工坊)的由來
http://shs.tngs.tn.edu.tw/shs_021/
shs_021_921220/shs_021_921220_015.as
14 comments On 賽德克巴萊
真是大大一篇
請先率起轉寄
你真的很有心^^
叫郭董來投資吧…
以郭董的財力不是問題
好幾年過去了
我有買過”賽德克巴萊”出的書
也看過令我為之驚嘆的五分鐘試播片
幾年過去了
不曉得
現在已有多少支持者的善款?
希望可以在不久之後看得到魏導及大家期盼的心
之下完成
加油真的!
yawi。
信仰的角度-彩虹橋上的緋櫻花
【我看到信仰的偉大】
原來就是他—「魏德聖」導演
猶記那部『風中緋櫻』之後的序曲,片名叫「賽德克巴萊」,在公視播出之後不久,2004年偶然的在一個網站看到相關拍片的籌劃,從拍片源起,故事架構,演員名單,乃至網站上縝密的細節設計,在在都感受得到導演的用心及誠意。
有人說,夢想消磨了實踐的意志,因為必須再而三,不斷不斷的,看見人性為求生存的角力鬥爭,因而不再有夢想,全因夢想背後要揹負著是現實的責罰還有妥協的悲傷。
也有人說,在哀鴻遍野的股海低潮,及政治醜聞風暴之後,看見了「海角」一堣清朗的浪濤,「七號」的指標是為了延續…四年的等待、十元度日的煎熬、5分鐘的夢想、三億元的補夢網;當國片不再只是國片,它也可以走出台灣,登上舞台發光!
海角七號,一處暫時為目前台灣人所避世離俗的地方,讓人有了喘口氣的時間差,在此時幽暗的時局,露出一道微微的曙光。
電影幕後的故事,那是夢的雛型,信念的傳達似乎更憾動人心,夢想的被迫停擺,有著強烈的信念在支撐;小人物的偉大,形於外,在電影中被彰顯與刻劃,形於內,在現實中被驗証了堅持的理想。
當海角七號吹起之時,夢想不再停擺,宣告正式啟航
「….憑著單純的信念,在還看不到未來的時候,就支持這美好的盼望。….」
那部電影 還是因為經費的問題 無法開拍
不過 現在當紅的海角七號 就是現在 同一個導演所導
他因為無法募集2億元 所以先拍 低成本的海角七號
卻造成大轟動 短短3個禮拜
目前票房已經破5400萬 你一定要去看 台灣新電影 出現了
「海角七號」是國片難得的好商業片,他就像是現今台灣社會的縮影,所以很快獲得大家的共鳴!「賽德克.巴萊」是講真正台灣人的英雄,而非現在政治人物用口水在說愛台灣?看過試片真是氣勢磅礡,令人感動久久不已,不輸給好萊塢任何一部史詩電影,只要是台灣人一定會比「海角七號」更去支持的!魏導演!
你的資金終於籌到了,可以完成了全台灣人都拭目以待!到時更會掀起一股熱潮…..加油!
魏導 謝謝您的堅持把海角七號拍出來 但更盼望您能將 “賽德克巴萊” 完整拍完 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台灣人真的必需還給我們原住民的祖靈們一個公道 幾乎所有外來勢力欺壓台灣人 原住民同胞是無役不予 我的祖先來自福建非常尊敬他們 但今日若沒有原住民的大肚量與昔日每場戰役的犧牲也沒有今日的台灣 台灣人在歷史上卻沒有讓後輩知道明白 如同我在國外做貿易 老外會問一些台灣歷史典故但很難表達這最重要的默默英雄們的奉獻 若您能將”賽德克.巴萊” 拍完推向國際 讓世人知道三百年來台灣人為什麼生命力這麼強軔 – “賽德克.巴萊” 精神的傳承 24年來我常一女子單身飛歐美各國做生意 其實名利於我不是很重要 而是傳承此精神 我喝這塊土地的水吃這塊土長大 而這靈魂也繼承著在我的血液中 挺直腰桿獨自面對一大群高大驕傲白人的大陣仗都不萎縮害怕 雖然很多老外不知道台灣在哪裏 但我很大聲的回答我是台灣來的
台灣人祖先來自非洲,世界人的祖先都來自非洲。中國人在教科書上胡說祖先是炎黃。
多年後的今天…2011 年..
片子總算上映了…
成績也不用我多講了…
加油了…魏導…
如果希望獨立思考,希望聽些多元的聲音,當然避免被欺騙‧‧‧
歡迎您來泥土的格子,有多篇相關文字‧‧‧
http://blog.udn.com/h1234567am/5652611
歡迎光臨,並賜下您的高見。
泥土敬白
【臧妮姬專欄】推薦好電影~
臺灣影藝學院總監、影藝Focus節目主持人臧妮姬
推薦好電影《賽德克·巴萊》
網址如下
http://nickiefilm.pixnet.net/blog/post/36303201
加油
談
「魏導演拍這部電影的『真正』初衷」
現在我要談的資料,本是在「中時電子報」上出現的文章;作為對於拙文之回應文,他的內容全文,有興趣查對者,請查看之回應文http://blog.chinatimes.com/uidy/archive/2011/09/13/934742.html
其文標題為「魏導演 拍這部電影的初衷」,該作者雖是自稱「觀眾」,署名soton ,但是,行文的語氣與內容,似乎應該是編劇或導演身邊真的很了解這部影片的人,或者就是魏導本人‧‧‧因而,泥土特別重視,回到自己的格子,針對該文針對我的部分,分別來給予批判。
其一、您所謂「魏導演只是想 “盡量”還原這段歷史」──
他真的有儘量「還原」這段歷史嗎?在泥人的前文中,已指出;他是「還原」?還是「捏造」?「有計畫」、「有目的」的捏造呢,真是有仔細設計的,否則,怎會如此的「天衣無縫」?讓一般有相當知識的觀眾都看不出來而被誤導?泥人看來,這不是儘量「還原」這段歷史,而是儘量捏造,設計扭曲,精工細活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其二、您所謂「這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而有了這樣的結果」
是魏導想用「悲劇」兩字,來掩蓋、混淆日本官方在「霧社事件」中的惡質麼?還是真的只是一位觀眾的無知?想想看,我們所知的著名大悲劇,無論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索福克里斯的伊底帕斯王,觀眾絕對找不到現實中真實的責任者;但是,在「霧社事件」中,事件的責任明明在日本的「滅族政策」加上種種法令的根本歧視,讓賽德克抗日六族感到處身於「生不如死」的悲哀情境;怎能只像是打混地說──
「這是個撤徹底底的悲劇,錯的人做了對的事,對的人做了錯的事,而有了這樣的結果。‧‧‧」?
何謂「錯的人做了對的事?對的人做了錯的事?」只是為了故意弄成一團混沌,故意玩故弄玄虛的文字遊戲,讓觀眾不會注意到編劇與導演的失職或者無法發現他們明白的「惡質作為」麼?
其三、您所謂「留言質疑魏導演美化日本人,然後以一種義和團和文革式的撻伐評判導演,」
用這樣的話來指責泥人,是否太荒唐了?
回看泥土我最近關於「賽德克‧巴萊」的文章,其中真有該文所謂的,我指責「魏導」美化日本人嗎?我應該絕對不會吧,我一直相當能欣賞日本文學的,甚至,我年輕時曾經是石原慎太郎的小說愛好者,我深深理解日本人中當然與我們一樣,有壞人,也有好人,那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現象;任何美化與醜化雖都是愚昧的行為,但是並不值得在此事件中大力批判;如果,我在哪裡如此指責了「魏導」,請幫我找出來,那一定是我錯了,我應該道歉──記得我一直強調的是,魏導的影片為何完全不提日本人對於我原住民有「滅族政策」的史實?這是當年的日本官方的政策──泥人認為魏導隱瞞該日本官方殘酷的政策,但這並不等於「美化日本人」,實際上,有多少可憐的、乖乖牌的日本人,就像我們在最近的核災中看到的,是被官方矇在鼓裡,我們怎忍心責備他們啊!
此外,拙文中哪一段讓您想到「義和團」和「文革」,如果真的那樣,請勿客氣地指出來,不要隱匿好嗎?泥人真的會很感謝您,──但是沒有的話,您是否太「含血噴人」了?
其四、您所謂「電影中的日本人不夠壞?吉村的嘴臉不夠壞?日本大軍軍機載毒氣轟炸部落不夠壞? 一開始那個將軍砍了小孩的手,最後乾脆一刀捅下去?哪裡不夠壞?哪裡是要美化日本人?? 」
前面,泥土已經稍微談過了美化或醜化,對於懂得人性的人,那不是
個值得深究的問題;現在這是該文裡,再次強調的一段‧‧‧來我格
子的網友們,是否理解其中事理被含混的關鍵?日警吉村是個人,是
壞警察;但是,哪個國家沒有壞警察?一個壞警察可以槍斃,兩個、
五個、十個都可以槍斃、可以砍頭、甚至可以凌遲‧‧‧,但是,不
能「不分男女老幼」地以「族群屠殺」來報復!懂嗎?誰動手族群屠
殺,無形中他自身就應該準備接受對方以「族群屠殺」來報復,那是
極可悲的狀況──
當魏導隱瞞了日本動手的「滅族政策」時,他就讓抗日六族失去了
他們可以「屠殺日本人」的正當理由;足夠理性而不知史實的觀
眾,因懂得其中的義理,就自然會同情似乎「無辜」被屠殺的日本
人‧‧‧於是我們的賽德克六族就會失去了他們應該多被同情的悲
慘受害者地位,轉而成為少被同情,甚或不被同情的殘酷加害者!
其五、您所謂「請問,您真的認為{合理化日本人的罪}是魏導拍這部
電影的初衷嗎?」〈請注意,您所謂「合理化日本人的罪〉,與泥
人所談的之「合理化」,仍然不同;泥人之用引號,表示該「合理
化」是錯誤的,不合理的〉
您這真是很厲害的一招──看來真是只有魏導自身才敢提出的大膽反
擊!這應該也是魏導最有把握的,「以退為進」、最動人的好戲,自
覺最安全的地帶──請看他後面的說法‧‧‧
「從他12年前知道這個故事,進而參與紀錄片的拍攝,然後決定要
拍成電影,大費周章的搜集調查資料,然後這些年來被多少圈內圈
外人冷言冷語,看人家臉色借錢還被消遣,帶著大隊人馬山裡走來
竄去的拍片,連原住民頭上帶的藤帽,家中不管鏡頭會不會拍到的
擺設,彎刀,紋面,不同部落間的服裝,都慎重的去訪問族裡的老
人,對照老照片,鉅細靡遺的用各種方法呈現原貌,那些觀眾根本
不會去注意,但幕後團隊堅持要呈現的細節,這種種一切辛苦努
力,只是為了要{合理化日本人}??這會是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
嗎?」
是否真的很精采!!!更讓我們同情他了──顯然,泥人曾經讚許
他,那方面泥人的眼光真是不錯的!
不過,由於泥人不是打混來的,泥人是研究台灣史的,所以,魏導
如此的「以退為進」,雖然,對於我提出的五大問題不敢迎戰,就
不正面發一語,只以魏導沒有「美化日本人」來混淆視聽;但是,
乾脆訴諸於他長期經營、最有把握、可說已積非成是的12年口
碑‧‧‧這是由過去的「海角七號」到今天的「賽德克‧巴萊」,
還在蒸蒸日上的成就‧‧‧濃縮成前述動人的這所謂
「從他12年前‧‧‧這種種一切辛苦努力,只是為了要{合理化日本
人}??這會是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嗎?」
是否真是極為精彩呢???看看十多年來他所陸續放出的,由弱者
到英雄的姿態‧‧‧這是多麼吸引人的台詞?
然而,作為一個研究者的我,必須很冷靜且理性地面對他在舞台上
的這些表現;與我們可敬的網友們,一起來回顧他「真正」的初
衷‧‧‧
讓我們翻開當代歷史的台灣文化史大事‧‧‧
1969年,是極虔誠的基督教長老會教徒魏德聖出生於台南永康。
〈解說──台灣基督教長老會是台灣南部最早接受西化的、有相當成
績、頗為自高,又以本土化自許、1970年代以來頗投身於政治活動的
民間宗教組織;該教派在清代來到南台,在日據下曾給當地台人若干
庇護,日據晚期也受日本軍國主義的迫害;但是由於本身是西方殖民
主義的前導者,所以,對於日本殖民統治有頗高度的同情;另,根據
該基督教黃春生牧師的大文「海角七號的神學」,其中稱
「魏德聖,很基督教的名字,音與「得勝」相同。他從小在台南縣永康長老教會長大」
及
「甚至導演在接受採訪時,他說:「這一路拍攝下來,我每天都在禱告,甚至要求片場開拍不准有任何拜拜的行為。」一語道出他的心路。喜歡尋找台灣歷史改編成電影來說故事的魏德聖導演,正計畫拍攝有關長老教會的「新樓」故事,預計籌劃十幾集劇情的連續劇,藉此展現他的信仰使命與理念。」引自http://blog.udn.com/h1234567am/5504534〉;由於談「初衷」,自然不能不追究其根源;所以,特為網友們記錄此條,做為參考。
1988年,一月,李登輝繼任總統;七月,李接任國民黨主席;國民
黨中常委台籍委員居於多數。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德聖,十
九歲。
1989年,天安門事件,台灣受到波及,大學生反國府學運高漲,社
會出現「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流行廣告,對年輕人影響
極大;國民黨在大學中幾乎招不到新黨員。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
的魏德聖,二十歲。
1991年,絕大多數由大陸選出的第一屆國民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全部退職。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二十一歲。
1992年,民進黨立委選舉,首次超過三成;國民黨親李的主流派策畫與民進黨合作;國民黨分裂。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二十二歲。
1993年,李登輝總統與民進黨聯手驅行政院長郝柏村,用連戰為行
政院長,連無實權,有稱本年為「登輝元年」者。推動所謂「生命
共同體」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
二十三歲。
1994年,公務人員考試中廢考國父遺教與三民主義,教育部宣布自
1996年起實施以台灣為中心的「鄉土教育」;日本電影進口開放;
陳水扁在「棄黃保陳」聲中當選台北市長。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
的魏,二十四歲。
1995年,李登輝總統出席,台北市陳水扁市長主持的慶祝「終戰紀
念日」典禮。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二十五歲。
1996年,總統直選,民進黨競選不力,李登輝勝出;國家發展會議
召開,李系國民黨與民進黨合作,進行集權總統的修憲、凍省、凍
結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形成立法院一院制。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
的魏,二十六歲。
1997年,與民進黨合作的李登輝政府,出版國中「認識台灣」教科
書,對於日據下的殖民統治,給予正面多於負面的評價;在日本,
其譯本成為暢銷書;並因而興起修改日本教科書的風潮。有基督教
長老教會信仰的魏,二十七歲。
1998年,基督徒「愛日家」李登輝的政府〈「愛日家」是日本人給
李登輝的稱號〉,正式使用前述在日本成為暢銷書,影響社會重大
的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二十八
歲。
1999年,著名的基督徒「愛日家」李登輝總統,所主政下的行政院
新聞局頒發優良劇本獎,給予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信仰的魏的作品
「賽德克‧巴萊」,時年二十九歲。
請 soton 先生看看,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之下,您所謂的「魏導演拍
此片的初衷」,真正的型態,可能是什麼?
是否由您與我的對答中,我們所共同觀看的史料裡,您更能理解自
身的錯誤?──他的「賽德克,巴萊」真的是一個「愛日本」的劇
本啊‧‧‧這也就難怪身兼編劇與導演的他,把我們的「霧社事
件」拍成這樣的一個「偏愛日本」,打擊我們的「莫那魯道」的影
片了!
不瞞您說,如您所說的,其實,雖然我批判他,我真的也很佩服魏
導十二年來的努力,雖然不知廣告與座談會中,所公布的與真實的
情況有多少差距,並且,他又有偉大的宗教護持,我則是個沒有宗
教信仰的傻瓜,但是,終究在我心目中,他仍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成
功人物啊‧‧‧
最後,您說到,「身為一個觀眾,‧‧‧當我們花個幾百塊就能看
完一齣歷經千辛萬苦才完成的戲,是何等幸福,而雲淡風輕又置身
事外的冷眼旁觀,是何等淺薄? 」,真讓我慚愧萬分,泥人真是淺
薄,並且您開口「花個幾百塊錢」,那輕鬆的口氣,對我與我廣大
的原住民朋友而言,實在真是羨慕您們啊,看到您們伸手一要就有
幾百萬、千萬元,真是讓泥人我無地自容啊。
惜才、愛才,可是更關懷我們社會前途,
篤信中國傳統「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的泥土敬白
Sliding Sidebar
分類
最新文章
Facebook 異常活動解鎖
30 10 月, 2021icdd 佔用過多 CPU 資源時
12 8 月, 2021自律 (下)
11 3 月, 2020自律 (中)
10 3 月, 2020自律 (上)
9 3 月,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