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南投竹山的紫南宮回來,剛剛在 Yahoo! 奇摩知識+看有關紫南宮的發財金用法,跟廟方的說法完全不同。
根據紫南宮廟方表示,求到的發財金一定要全數用完,不限當日使用,也不限制買什麼東西。(買什麼都行,就是不能捐回給廟方)
原因是這些錢要出去幫忙帶錢回來,也就是所謂的錢滾錢。
然而在知識+上面有的網友說要「一次花100」,有的說要「存銀行」,當然也有「100放皮包、剩下放銀行」的答案。
總之,有人問就有人拿別人的答案來貼。我翻遍所有的知識+,幾乎全部都是叫人把錢存起來或是放在錢包,沒有一個人實際跟廟方確認過。只有這篇比較接近廟方說法:
通常他(發財金)的用途都是在投資、做生意上
也是因為人家在商場上有所回報才會去還錢或還願。
放在錢包我是是頭一次聽到@@
之前我在 Yahoo! 知識+看到開啟 EPS 檔案的方式,解答也清一色都是貼來貼去,所有的解答方式都指向使用商業軟體來開啟。是網路盜版族太多,還是富人太多? 為了看 EPS 檔案跑去買一套 CorelDraw、Illustrator、FreeHand、PhotoShop? 難道沒人知道有 GhostView 這種東西嗎?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在 Yahoo! 知識+遇到錯誤的解答有辦法做澄清嗎?
目前的答案是「沒有!」
Yahoo! 知識+類似問題的數量實在太多,同樣的問題一問再問,完全沒有經過整理。
看到錯誤的答案想消毒? 除非有恆心到知識+的意見欄一篇篇發表正確解答,但是發表的內容並不保證會有人會看到,就算看到也不一定會相信解答的內容。
Yahoo! 知識+採用自由發問及回答的形式,完全對於知識內容不用負擔任何的責任,也就是默許錯誤知識不斷流傳下去,在這種求知環境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實在為網路族群及人類的下一代擔心。
商業網站絕大多數是按照商業利益考量來設計,並不具有社會公益及促進人類發展的使命存在,因此更別期待可以透過商業的知識網站來提升社會知識水準。
當然網路上也不乏具有崇高理想,卻又經費短缺的網站,同樣屬於知識類型的百科全書網站 WikiPedia 就是一個例子。
網路的確是非常便利的求知工具,但是過份依賴網路取得的答案,很容易喪失思考判斷的能力,尤其像知識+裡面貼答案賺點數的人實在太多了,很容易讓網友被錯誤知識的洪流給吞噬。
人云亦云,網路只是一個工具,它可以幫你找到求知的方向跟參考的資料,但是不一定能給你正確解答,真正的答案必須透過自己的思考及判斷,這也是人腦的價值所在。
14 comments On 人云亦云,Yahoo! 奇摩知識+
Yahoo! 奇摩知識+ or 垃圾+ ?
摘錄自: Neo’s Blog
Yahoo! 知識+採用自由發問及回答的形式,完全對於知識內容不用負擔任何的責任,也就是默許錯誤知識不斷流傳下去,在這種求知環境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實在為網路
說的沒錯
在發表文章或轉貼轉寄的同時
簡單做一些蒐證的工作
是一種負責的態度
認同你的話
我覺得奇摩知識有點無聊!
重複被問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這種沒有體系與架構(甚至不能確定是對是錯!)的混亂知識
真的是對大腦沒啥幫助!
我覺得Wiki還比較有趣一點呢!
不過這是我個人的偏見!
(也代表個人立場啦!)
[Blog]引用?轉貼?全文照登?
今天看了WebLeOn’s Blog的Trackback正在死去和透過Richy’s Blog的網路並不如煙這篇文章轉而看到的Neo’s Blog的人云亦云,Yahoo! 奇摩知識+,心裡實在覺得蠻認同的。網路本來就因為其特性使然,資料
呵,有時我很恨這些會做行銷的公司
這會使錯誤資訊被大量散佈…
當這些錯誤概念被深植以後
要花更多倍的利器來扭轉
平面媒體存在的價值
在這幾年裡面,平面媒體存在的理由,一直是我斷斷續續在思考的一件事,直到目前為止,以我有限的眼界,我能看到的東西是「品牌」的保證。
這幾天我看到《
真相、謊言、跟不當累積
我目前的想法,是從信任程度的觀點去切入,雖然目前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不過應該可以讓真相、謊言、跟不當累積有一個可行的方式去區別出來。
…
知識+是個笑點不斷的好地方啊…
幸好我目前搜尋過的東西都是解答不錯的
沒人監督個真正有用的評鑑機制,又會流於成聊天性質的討論版吧。
贊成您所說的
知識+的東西看看就好,不過有時候可以看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不過這些東西就像四書五經中的蠟筆小新一樣的稀有..
這一類的東西,其實只是提供大家分享自己經驗的園地而已
至於這些經驗值不值得叫「知識」,就見仁見智
不管它是用什麼樣的名稱
重點在於讓大家提供出自己的東西,吸引人潮
讓廠商的廣告或是收費的項目能有顧客
賺錢才是目的,知識是不是知識,他哪有那個時間去查證啊…
讓我想到有次自己的回答沒有中選
卻是錯誤的解答被選為最佳解答時,真是無言
不會啊,主要是看你問什麼。
若你問的是比較專業的問題,例如實際上正遭遇檢調法律問題,醫療問題,經濟問題,消費訴訟問題,或是一般各行各業的專業問題,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你要的找的人。
他們會提供一些相當實際的訊息,或介紹你到某些專業的網站,而且時常是立刻上就立刻有答案。
事實上,若你常用奇摩知識,你會知道,你從這網站上所能得到的實用資訊,可能要找幾百個討論區,找上幾個月,才有可能蒐集得到。
記得用關鍵字去找,或者自己問,若是隨便亂逛,的確是會讓人很想吐的….
為什麼會打上”比較接近廟方說法”意思就是說也沒有確定是廟方說法囉
其實放在哪邊見仁見智!既然奇摩知識+有人發問!當然回答的人是有借
過或是自己朋友有借過才會衍生出來的答案吧!
風痕影所說的情況是指回答者很可肯定自己的回答是正確的,
但是發問者沒有採用(可能是無法判斷, 或問完就不管了),
而系統自動啟動投票, 這就有可能使正確的答案不被採用,
反而是錯誤答案被標示為正確, (如果該答案的回答者人氣高, 或有多個帳號),
也就是說, 在這種機制下的最佳解答, 應該是指在有看到此問題的人的心目當中,
最被接受的答案, 而正確性還是還是不被保證的.
碰到這種情形, 對回答的人的確是不公平, 而剛好搜尋到此問題的人,
則有被誤導的機會.
Sliding Sidebar
分類
最新文章
Facebook 異常活動解鎖
30 10 月, 2021icdd 佔用過多 CPU 資源時
12 8 月, 2021自律 (下)
11 3 月, 2020自律 (中)
10 3 月, 2020自律 (上)
9 3 月,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