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個看似不相干的東西,其實對新創公司定位主力產品有非常大的幫助。
先來復習一下這二個法則。
呂宗耀的投資四階段:
1.領先觀察。
2.捷足先登。
3.發表論述。
4.眾聲喧嘩。
當眾聲喧嘩階段時,代表市場過熱,千萬不可再投入資金。
小公司適用「蘭徹斯特第一法則」: 近身戰時,雙方損傷的兵力是1:1。
(註: 蘭徹斯特第一法則也就是說: 與大企業競爭,必須更精確的鎖定客層及地點打近身戰,不可投入競爭過度激烈的市場)
通常新創的小公司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很有創意的東西,甚至是在呂氏第一階段「領先觀察」的商品。
但是小公司貿然推出此類商品,便是明顯違反蘭徹斯特第一法則。
新創公司通常團隊人力有限,除非能利用完善的專利權保護,否則到了「發表論述」(呂氏第三階段) 的時候,也就是市場正要炒熱的時候,大公司可在專業團隊的護航下立即對於此類商品做出反應來跟進市場。
換句話說,如果小公司投入「領先觀察」的市場,很容易變成大公司試探市場的工具。
國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 ICQ。ICQ 的出現,改變了每個人使用電腦的通訊方式,從最早每人一個 ICQ 號碼,到現在被 MSN Messenger 佔去大半江山, ICQ 幾乎沒人在用,已經不是一個慘字能形容了。
來看看最近國內的例子吧:
「無名小站」是台灣第一個提出Blog+相簿的網站,雖然技術上沒什麼難度,也不是很有創意的商業模式,但是憑藉著學術網路的高頻寬流量支援,立即躍居年輕人使用的第一品牌。
無名小站現在已經從學校移出,獨立成為公司了。Blog 的市場也進入呂氏第四階段「眾聲喧嘩」的戰國時代了。
而 Hinet 在很快的時間就推出 xuite ,不論技術成熟度跟功能都完全凌駕在無名小站之上,加上 500Mb 的免費空間,實在非常吸引人。
其它國外知名大廠如 MSN Spaces、Yahoo! 360° 也都有Blog+相簿的服務,MSN 目前已開始提供服務,Yahoo! 360°雖然還在測試階段,該公司卻有買下 flickr 的大動作。無名小站就算再有創意,起步的再早,未來還有機會能跟這些具有經營實力的廠商競爭嗎?
那麼,新創的小公司要做什麼比較好?
新創公司最好能在在不違反「蘭徹斯特法則」的情況下,找到呂宗耀投資定律第四階段「眾聲喧嘩」中的利基市場。
通常「眾聲喧嘩」代表市場過熱,也代表市場競爭激烈。直接投入「眾聲喧嘩」的市場連大公司都很容易鎩羽而歸,更別說是剛成立的小公司了。
但換個角度想,「眾聲喧嘩」也代表市場規模在一定的程度以上,當中一定有大公司不願意作,或是根本沒辦法做到的市場。
舉個國內例子:
在 Starbucks 由統一集團引進台灣後,把不太喝咖啡的台灣市場,變成台灣人生活的一部份。在「丹堤」、「怡客」、「西雅圖」、「羅多倫」等大型連鎖品牌不斷進入市場,早已進入「眾聲喧嘩」的階段了。
民國 2002年開始出現一個叫「誰說35元沒有好咖啡」的「壹咖啡」,鎖定低消費市場,如同企業簡單的口號一般,雖然只有 35 元,但咖啡的口感各方面都不是連鎖咖啡店的 35 元咖啡可比的。
短短二年,2004年壹咖啡營業額已將近十億,這就是標準在「眾聲喧嘩」的市場中,利用「蘭徹斯特第一法則」鎖定利基市場成功的例子。
相信很多想成立公司的人,一定有很多夢想要完成 。現實的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獲利」,任何夢想都要等站穩腳步才能實現。
一家公司在新創階段很難具備大公司準確預測市場的洞察力和執行力。小公司在「眾聲喧嘩」市場中找到自己利基點的成功率相信比投入「領先觀察」市場還要容易。等到累積的資金充足、經營團隊也有一定的規模時再來投入「領先觀察」到的市場,一定更加的容易成功。
21 comments On 新創公司如何運用「呂宗耀投資定律」與「蘭徹斯特法則」
的确是高手才会说的话。经验不足的人往往只是想到,如果我做出了一个大公司没有的产品,就可以一夕致富,从来没想到过,大公司虽然反应迟钝,也是会回应,而且大公司的回应由于人力、资源的丰富,更是小公司无法抗衡的程度。这就好像比武,打一块不会动的石头,跟打一个武术高手,是不一样的。。。
听说 eBay 创始的时候,一直都怕得要命,怕 Yahoo、Amazon 这些大公司进来这个行业,一直都在筹备到底要怎样对付。最后,也真的成真,大公司们都踏进这个行业来竞争。
Dear Neo:
Your insight was quiet deep, I like it. I put your URL as one of my favorite bookmarks.
regards
Ted
ted:
Thanks a lot ! ^_^
neo
這跟紫牛的概念有點類似,不過紫牛的作者認為,企業應該設法創造出非凡卓越的商品,然後在眾生喧嘩的時候,在尋找另一頭紫牛。我想兩位我都很欣賞的作者,一個聚焦在於投資、而另一個在於行銷,若真的能找到一家能創造出紫牛的公司投資,我想一定會非常有成就感。
新創公司如何運用「呂宗耀投資定律」與「蘭徹斯特法則」
新創公司如何運用「呂宗耀投資定律」與「蘭徹斯特法則」
不错
最近很熱門的藍海策略不是要大家投入沒有競爭的藍海嗎
藍海就市場的先驅者作別人沒做過的事
藍海策略也是要新創公司投入大公司從沒做過的事業
這不就與投入”眾聲喧嘩的市場”相違背
無名小站在作為市場先行者成功之後
為了獨立於大學之外
自行籌資而不願意被大公司收購
是否如SKYPE在公司受大眾矚目之後把自己賣給EBAY這樣的行為
在台灣不會有好的結果
如超頻者的天堂到最後創站人跟收購公司起衝突拆夥
那無名小站是否會如同ICQ一樣最後被市場所拋棄呢
PS.我是因為討厭呂宗耀咄咄逼人的態度從GOOGLE搜尋到這裡的
John:
我想您並沒有完全了解本篇的涵意以及藍海策略所指的藍海是什麼?
藍海策略本身就是從紅海當中被發現的,不論是書中提到的太陽馬戲團、西北航空、黃尾袋鼠不都是利用藍海策略在從紅海競爭中跳脫出來的嗎?
藍海策略後面的章節也提到,要隨時觀察自己的市場是不是開始由藍轉紅,並且準備下一個藍海策略才是能在紅海中的脫穎而出的途徑。
i have been read your passages for two days,
i think you are a thinker,and you have very
deep insight and unique vision.
may i put you url in my rss reader?
regard
ray
Ray:
謝謝你的誇獎,也歡迎您用 RSS Reader 訂閱。^^
Neo
最好的方法就是即將進入第四階段的時候
上市上櫃賣掉想清福. 然後再去搞下一個公司
再進入下個循環
別想要搞啥長青公司. 沒有公司超過十年
很多產品大概五年就要進入衰退期
藍海策略,其並算是一個真正的「策略」,因為根據Chandler對於策略是指企業的基本長期目標及標的之決定,以及為了實現這些目的所採取的一連創行動和資源。準此,藍海策略並沒有一套執行的方針,所以藍海策略應該是一種思維。所以愈實行藍海策略還需要其他的中介機制(包括組織內部流程與外部供應商)加以配合。此外,藍海策略並不是一個新的東西,說穿了藍海策略其精神在於「不要在既有的市場廝殺,以發掘顧客需求另闢新的戰場,不斷領先對手。」可以分別對應到Porter的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以顧客需求為主的「拉式(Pull)行銷」,以及不斷創造短暫優勢的「超優勢競爭(Hyper competition)」。所以如果要執行藍海策略,我們可以回歸到 Porter的價值鏈(Value Chain),於一連串的生產過程中,將「差異化」與「顧客需求」落實於各流程之中,以求最終產出符合組織所期待。
無意間發現這驚奇的網站,宛如看見s350停在自家車庫,漬漬漬漬
讚ㄚ.(s350是我夢想的驚喜)
可問這是何方神聖的Blog嗎?
路人 X:
哈哈,說的很理性,但是能不能做到就很難說了。
能把一家公司做到上市上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除了對公司有革命情感,而且通常也累積了不少社會責任在身上,到時想說走就走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
阿親:
您太過獎啦,這只是一個無名小卒的Blog,希望有一天真的會變成S350。^^
NEO大您好
小弟正就讀大學也是無意間逛到這
越看您的文章越覺得佩服
雖然大都似懂非懂無法提出”能看”的意見
但大大的文章真讓小弟有增長見聞的感覺
ps:看了經營奇想這類
似乎版友們會抓neo大的錯字= =||
我也抓到一個:
「籍」著學術網路
創意:
多謝你的誇獎,錯字我也改過來了,感謝感謝。^^
補充一些資料
無名小站已經由Yahoo奇摩以兩億買下,除了skype 和 ICQ 的例子,當年臺灣還有一個叫巴哈姆特BBS站由BBS搬出後,也傳有遊戲公司要併購它的謠言喔
Starbucks 星巴克 「丹堤」、「怡客」、「西雅圖」、「羅多倫」「壹咖啡」,如今的 85度C 也逆勢竄起,除了星巴克之外,其他家咖啡連鎖店已經不多見了
20070411
看到台灣的希望,大家加油!
不錯的網站,
獨特的角度看事物, 成就獨特結果.
事物的演化自有因果相關性……
TONY 20070902
站長寫得很好!
獨佔是個很高深的學問
對產品而言 專利漏洞百出是各家企業都很難解決的問題
能解決的辦法就是
1.新產品有約3年的壽命 之後會漸漸在市場上消失
只能抓緊時間大量鋪貨
2.小公司開發完整的產品+完整的專利權+完整的銷售計劃,之後與大公司合作 我方設計產品與行銷戰略(或生產) 你利用現有通路資源大舉鋪貨銷售與保護專利。
Intel CEO 葛洛夫有說 在業界要開一條路出來,很多人都辦得到,但要生存超過十年卻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除了開發新產品 就是穩固自己的技術
台灣的小公司能做的只有合作 但要有足夠的條件才能去談
產品研發的研究深度與敏銳度 這完全是知識財 也要有天份
針對”消費電子類” 的產品而言 不合作就是削價競爭
趕在市場衰退錢撈不到錢就是大筆負債
而在你準備回收時大公司通常都會切入競爭
這類案例太多了
一人獨占 或一間公司獨佔 這世界上不到500家公司有這實力
而幾乎99%的公司都因為競爭問題消耗掉不少不必要的資源
所以建議各位中小企業主 用合作的方式來分享市場
與大公司洽談合作 最重要的是完整的營銷計畫與完整的產品設計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洽談合作計劃之前產品企劃與研發完整度必須要到近乎完美
獲利是給能避開風險的人:
惡性競爭會弄得兩敗俱傷 不如合作
專注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這不是指個人,而是指公司,世上銷售產品型的公司
少有能設計產品-量產-廣告-通路-營銷-獲利這一條路走得順暢無阻的,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對手競爭,所以避開競爭的方法就是合作,每間公司都有最強價值,各自專注,互相合作,共享利潤。
一旦競爭起來…利潤會漸漸消失
瞬間搶占市場 抓初期的15%市占率
借重大公司品牌的幫助過了15%的門檻
就會是市場主流了
贏家是前三名 第三名以後營運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除非只是餬口養家
各自發揮各公司強項 共享利潤 搶佔市佔率 是唯一辦法
太多產品是首選 例如3M…慢慢的蟬食民生用品市場
因為他有品牌口碑
“一樣的錢 你買菜瓜布要買哪一種? ”
舉例來說 如果菜瓜布上還能做出創新產品的公司
不管是用新的材質節省成本 或是去汙力更強甚至不需要清潔劑
都應該先申請專利後 請具有公信力的公司做鑑定估價
再與大公司洽談合作 我設計產品與生產 你廣告與銷售還有保護專利
這個時代 先用這個步驟 可以減少台灣很多中小企的倒閉
競爭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不如合作 一起吃下市場
貪心想要自己一間公司獨大抓下市占率15%以上
憑一己之力….
要吃下15%市占率要非常高的運氣成分,
或是很小眾的小眾市場才有可能。
在小眾的市場對手總是會出現
除非只有你才能拿到的這地球上不會出現的新元素
不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考慮就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