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個熱水瓶嗎?

在高度商業化競爭的時代,只要能在市面上生存的產品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水準。有些業者由於市場定位在一般用戶,常常會降低成本推出一些低階的種類,讓消費者買到看起來便宜又大碗,但是骨子裡卻是完全不划算的商品。


上星期六,我訂的熱水瓶送貨來了。要價只要899,而且也是算是小有名氣的晶工牌。比照我阿姨公司用的日本某名牌熱水瓶,我自認撿到了便宜,對於第一次買熱水瓶的我,實在很難想像一個熱水瓶為什麼會要價到 3000 以上。

20060918_01.jpg
(這台是我買的熱水瓶,大容量5.5L,只要 899)

使用了一個星期之後,我發現這個熱水瓶竟然每隔一段時間會加熱一次,正好今天天氣很涼沒有開冷氣,剛剛我趁著熱水瓶加熱的時候去看電表的轉速,竟然跟我開冷氣時的速度差不多。

我開始回想我阿姨公司的熱水瓶使用了5年,當中完全沒有自動加熱的跡象,原先我以為是熱水瓶的保溫功能有問題。於是我先到 Yahoo! 知識+ 看看,發現這個竟然是「正常」的現象。另外根據一位自稱賣過此類電器的網友所言,只有日本特定幾個廠牌的商品才有持續保溫的能力。

選購的是日本象印,東芝,國際牌,虎牌,這幾個品牌的熱水瓶,它們的加熱裝置只有妳倒入冷水的時候才會啟動,其餘的時間,機器會用保溫的方式來維持妳要的溫度,所以它們的省電量就會比一般國產(或便宜貨)好很多

而象印甚至推出了「真空斷熱‧免電保溫」的技術,號稱斷電5小時仍保有80℃高溫。這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是拿電費換了一個便宜的熱水瓶,長期換算下來我買的這個熱水瓶並沒有比較便宜。

20060918_02.png

我並不是沒有經濟能力買日本品牌熱水瓶,只是我完全不知道花更多的錢有什麼好處,甚至基於自己不正確的刻板印象,連去做了解的動作都沒有。我想這個也是很多消費者的心聲,便宜並不是沒好貨,而是消費者對於商品沒有足夠的了解時,完全喪失了價值判斷的能力。

馬可先生麵包坊的負責人曾經在電視節目上接受訪問時說到:

如果用重量來秤我們的麵包的話,以用料來看並不會比別人貴。

馬可先生的麵包的確比市面上的麵包貴很多,除了有素食可供選用之外,健康的訴求與紮實的口感,以及濃厚的歐洲風味都是我喜歡吃馬可先生麵包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從來沒有想到要去秤他們的麵包,看到負責人這麼一說我才知道箇中差異。

主打高階市場的品牌常常忽略掉教育消費者,有時候顧了廣度忘了深度。當然這也跟商品本身的性質有關。像麵包這類本身會說話的商品,消費者很輕鬆的就可以體驗到,即使不知道內部成本的差異,也自然會成為忠實顧客,並且口耳相傳。

至於熱水瓶這類重覆消費的程度低的電器用品,較高階的商品要成為初次購買熱水瓶的首選並不容易。或許象印、虎牌這些日本品牌的熱水瓶在台灣的知名度不低,在各大賣場、百貨公司都可以看到,但是真正了解商品價值的人實在少之又少,這個責任並不能歸咎於賣場銷售人員,而是在進入一個地區的市場時,是不是有花時間了解消費者的行為及思考模式,再給予適當的宣傳策略來讓消費者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商品。

話說回來,我的熱水瓶要怎麼處理呢?
大概就是少加點水,讓他失溫加熱時少耗點電囉。XD

(註)
本篇標題來自於上個月 Peter 在討論專案時說的「不就是個購物車嗎?」

18 comments On 不就是個熱水瓶嗎?

  • 長之事~長知識
    讓我想到
    世俗之人往往只看到表象
    內在才是根本之道啊

  • 在購入商品時,除了購入價格外,更重要的就是TOC
    像之前討論過的汽車,TOC就很高
    而像目前售價很低廉的彩色印表機,除非是要沖洗些閨房自拍照,否則沖洗起來真的不是很划算。

  • 昨天有深刻的體悟,

    一開始省錢, 事後都會還回來的.

    然後把這個道理, 套用到老闆身上, 似乎也都 ok.

    一開始為了省錢, 用了便宜的方案, 但是事後, 花的成本更高呀…

  • 又學到一個知識
    可見事情的真相往往 被誤導 而失去真理

  • 這讓我想到前陣子去大賣場買電扇的事…
    同樣是14吋的立扇,ㄧ個額定功率消耗100W,另一個消耗50W,100W那支的紙箱上面還寫著請支持國產品…

    結果我選了50W那支,也是國產品… 😛

  • 難怪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貴的東西不見得都是在唬人的。

    不過這年頭,要當不上當的消費者還真有點累…Orz

  • 之前有用熱水瓶的時候,電費總是貴上許多,
    那時本來想換個新的,不過也是在比較便宜的機種打轉,
    還好那時沒一時衝動,我也學到知識啦..^^

  • 我也是最近租了房子才開始注意電表
    才願意注意省電這回事
    (此克媽媽從小唸到大的,吃米不知米價才深刻的感受到)
    這個熱水瓶還說自己會省電,真不知道哪個省法!!
    我想這個東西應該不叫知識,在所有媽媽的經驗裡這些早就是”常識”只是對於離家遊子來說沒有機會累積”常識”(哎~)

    不過,說真的.我家裡一向也都是用日本貨,所以我也一直以為加水時才加熱才是正常的現象…..

  • 「如果用重量來秤我們的麵包的話,以用料來看並不會比別人貴。」

    印象中曾在侯捷的網站看過類似的話,詳細的說法不記得了,不過大意是說如果買書要斤斤計較書本多厚甚至去算一頁多少錢的話,乾脆去買報紙算了。馬可先生麵包的價值不能用秤重衡量,技術書籍的價值也不是頁數能決定的。

  • 個人雖然不是哈日族,但因為這兩年做進口生意的關係跟日本人打交道,不可否認日本能夠叫的出品牌的商品,品質都有相當的水準,下次怕買貴當冤大頭,不防考慮看看日系品牌。

  • 我也發現過這個問題…
    當時有想到是保溫效果不好,
    不過人都是看眼前利益的,
    拿899跟拿3000出來買,怎麼想都是前者划算
    電費是很多消耗的總合
    痛是比較看不出來的

  • 好文章
    您可以轉貼在天方Yeah壇上嗎?

  • 越是簡單的東西, 越是有道理.
    不然一樣是螺絲起子, 路邊攤三支五十, 德製的一把要三千.

    螺賴把長的都一樣, 不過把手, 鋼材, 長度甚至起子的角度,都是值錢的學問

  • 晴樹: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懂的東西還會去研究。對於有刻板印象的事物,沒人來點醒還真的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asker:
    馬可先生提出這樣的說法,比較屬於消費者對於傳統麵包價值認定的澄清。

    或許希望從來不吃馬可麵包的人能嘗試看看,偶爾吃馬可麵包的人或許也能因此提高消費的次數。畢竟他們的東西雖然健康又好吃,但是不便宜也是不爭的事實。上星期我又去買了馬可麵包,這次拿在手上逛街還真的是有那麼點重。

    至用刻意增加書本厚度的出版社,我想玩電腦的人應該都知道哪幾家國內出版社特別會這樣玩,而且內容也真的不怎麼樣。XD

    閻驊:
    哈哈,您就直接幫我貼了吧。^^

    RL:
    愈是有大道理的東西,好像對一般消費者的說明就愈少。反倒是不怎麼樣的東西,愈是會用行銷手法來包裝。

  • 看完的感想還真的是「不過就是個熱水瓶嘛」…..

    老大還這麼認真的去研究熱水瓶讓我們順帶長智慧….
    真是了不起…. XD

  • 麵包的那句話,還真不賴ㄟ

  • 其實這該算是常識吧………..尤其通常說明書裡有寫:

    諸如啟動溫度之類的……….

    個人使用一向是電源端接在一組帶獨立開關的延長座上~隨手關掉,在水全冷之前喝溫水…..冷後倒出來當冷開水,要喝熱水就留一半在熱水瓶裡燒。

    不過昨天在量販店看到一個 799 的熱水瓶,居然可以切掉自動加溫的功能,而保留電動馬達出水……真棒!

    想我當年為了要有這個功能,自己拆機跳線,結果一個沒注意給短路了………..燒掉的還是只日製熱水瓶…..囧

    十幾年前可也是$4350買的咧……

  • 感謝你的這篇文
    讓我沒一時衝動買了便宜的熱水瓶 X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Site Footer

Sliding Sid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