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公司的經營之道

依照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BEYOND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中以 1830 年英國的鐵路投資熱潮來比喻網路本夢比的時代,1840 年當時很多體質很好的公司開始陸續倒閉,直到 1850 年美國開通,鐵路業才真正開始獲利。


因此彼得杜拉克認為網路公司要開始獲利,至少還要十年以上。
(扣掉這本書出版的時間,應該沒那麼久了吧)

現在的網路產業看似戰國時代,但正是體質重整的時代,新的服務不斷產生,大家都在尋求一個可行的獲利模式。

大者恆大,汰弱扶強的戲碼不斷上演,大公司不斷吞併小公司來加強服務的廣度與深度。近二年來有創意的網路公司不少,諸如 Flickr、Bloglines 等陸續成為大公司整併的對象。

台灣的確有獲利的網路公司,像 104人力銀行可謂是最佳典範。但是有創意、國際化的網路公司卻很難在台灣找的到。大家都說網路無遠弗屆,怎麼台灣就在自家裡玩網路呢?

最誇張的是台灣媒體炒網路功力可謂世界一絕,不但餅畫的大,同樣一件事(如網路拍賣) 炒了好幾年還炒不膩。

希望台灣的網路公司爭氣點,不要被媒體牽著鼻子走,網路界的蛋撻效應從來沒停過,網路拍賣平台一直開、網路開店跟細菌一樣多、BSP 滿天飛。

推出同樣的網路服務之前,請先捫心自問自己的創意及用心在哪裡?

一昧的跟進、卡位,這些都是投機的行為,劣質的免費策略已不再是人潮的保證書,唯有全心全意為網友提供更方便、更良好的網路服務才是網路公司應有的經營之道。

6 comments On 台灣網路公司的經營之道

  • 如果有機會
    很想認識你一下

    作網路這幾年
    你的意見真是超級中肯的

  • 的確是如此。
    每個認為可以從網路獲利的創業者,真的都需要好好思考
    自己可提供的服務,立基點為何、成本問題…等等的各種問題
    媒體只是強調這個社會上處處是機會,但是抓得抓不住,就各憑本事了:)

  • 也不能說台灣網路公司沒有國際觀,只是因為發展語言的問題.
    美國站了地利與國際語言優勢,所以怎麼發展只要可行就可直接國際化.但是台灣母語是中文,一開始當然是做中文網站,也就很難被形容成是有國際化的.

    我認為 Flickr、Bloglines 也不算是國際化公司啦~~因為也沒有中文版不是嗎?

    不過就如你說的,台灣很多網站都是使用套版的板模或程式去架構網站,一昧的跟進、卡位.為了只是省點錢,這對網路發展是完全沒有助益的.變成都是大量複製,缺少創意.把代工的那套拿到網路世界是沒用的.

  • 台灣確實是少了國際化的網路公司
    但是我覺的可以從連結兩岸四地開始
    畢竟文字相同..但是要克服文化的問題
    我最近有些新創網路公司的想法
    但是不知道從何作起 = =

  • 媒體整天都只會播島內的政治新聞,再不然就是放大島內的社會事件、案件。或者是影歌星的私生活。

    我們視野這麼小,怎麼能出現真正跨國際、有國際觀的大公司呢?

    等到國外新聞佔一半時,我們才有機會吧…

  • 我是認為在台灣有在好的點子創意而沒有好的資金環境都是空談,美國有這樣的資金環境,台灣有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Site Footer

Sliding Sidebar